去年,儿子上了初中,虽然是「预备班」,即传统说法中的「六年级」,但还是换了个学校,换了同学,也换了班主任老师。总之,一切都是全新的了。
跟小学那个有点坏的数学班主任不同,初中的班主任是教体育的。女老师,精瘦,据说以前是踢足球的,不知道是不是哪个体校退下来的。倒是应该比较受学生的欢迎,特别是男生。
班主任的有些做派,我并不认同。当然我也知道现在基层教育的种种难处,巨大的机构裹挟之下难有个人发挥的空间,所以也不想去苛责这些年轻人。不过她有个事情我倒是蛮想点赞的:她让这些学生每天订一个「小目标」,去完成它,并且在家校本上记录下来。
|
| 儿子同学的小目标,来自「钉钉」家校群 |
预备班很勉强地坚持了一个半学期,这事在儿子身上目前大致算是撂下了。如果我不坚持催促,他是不会去订这个「小目标」的。即使在我的要求之下勉强去做了,也只是把自己偶然做过的一些事情给揉碎了写上一些。这基本上就是在「应付」了,肯定不是老师的本意,也不是我的。要我老实说的话,这种事情在这个年龄段的小男孩身上,的确还是有些勉强。
老师其实还订了一些别的「规矩」,比如按学号轮流在「钉钉」群里发家校本的内容。本意是借机督促每个学生都认真抄写每天的作业要求,然后也给那些偶尔忘抄或忘带的小可怜一个「补救」的机会。然而群里最后一次的发送记录是10月15日,接下来不知道是谁没发,再后面「链条」就断了。
出现这种情况,我也完全能理解。去问儿子什么时候该他发,他也不知道,只是记得他前一个同学是谁。他就只盯着那个同学,人家不发,他也就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玩STL的都知道forward_list断了是啥下场。这规矩订得还是有一些脆弱,应该改成vector或map。
我读初三的时候,语文老师也订了一个规矩,让我们每天回去记录一条新闻。规定了字数,大约两百字左右,不算多,但也显然不是你去把标题一抄就能合规的程度。规矩一出,班上同学一片哀嚎。作文也就六七百字,这相当于一周固定增加了两篇作文的作业量了。
我其实也很头疼。在那之前,我写个作文也是写几句话就开始数字数,尽量加写长点的定语来凑篇幅。如果去记录新闻的每一句话,却又来不及。我看过一点《大卫·科波菲尔》,知道速记学起来没那么容易。当时又没有手机可以摄下来录下来(话说我还真动过用录音机的心思),因此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我也是跟其它同学一样,到了晚上就开始发愁。直到有一天……
那天我记得很清楚。我边吃晚饭边在看新闻联播,进入到最后十分钟的「他国都很乱」环节,播报了一条新闻,是讲联合国核查小组在伊拉克检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事情。因为是我相对感兴趣的话题,所以虽然正在吃饭没去记录,但整件事情至少听完以后还能向家人完整复述出来。等我吃完饭准备写作业的时候,才发现只要用自己的话把听到的内容再描述一遍,这个作业是如此的简单。
不需要速记,不需要录音机,不需要每句话每个字都一样,只需要一个大概。我很轻易地就写了六七排,肯定超过两百字了。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原来两百字不是太多,而是不够。我很讶异:我都初三了,为什么以前都没学会这么简单的事情?以及,为什么班上其他人也做不到?
后来我在想,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开窍」。事情发展到了一定的时候,窗户纸捅破了,突然一下就明白了。
老师第二天就把我写的东西当着全班的面念了一遍,然后传给班里每个人看。现在想来,当时她心里肯定有一种「我终于等到了」的感觉。那一刻,肯定很有成就感,多巴胺超级加倍。
班上同学们也很快就明白了,毕竟是重点中学,大家也都不是傻子,只是差那一下的棒喝。当天就有明白过来了的人开始模仿,接下来甚至有的家伙开始编「新闻」。当年那种奇奇怪怪的「社会新闻」有很多,不过我们听完之后还是纷纷议论「太离谱了」「肯定是编的」。但是老师也未置可否。回头看看,编的故事显然是更不错的果实,只要编得足够好。
|
| 151岁,谁说是高科技来着? |
当年我的老师是不是算是给我们设立了一个小目标,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显然,目标不可能一天达到,但是也不能放弃,继续做下去,可能就有收获。指不定是在哪一天,但是放弃了,这事就真的没戏了。
就像丽春院的小姐姐说的:「叫,不一定有客。不叫,就一定没有客。」
儿子经常陷入「小目标写个啥」的忧思。我看到真是又好气来又好笑。要是让我每天只立一个小目标,我自然会嫌少:探索并关注1-2个有意思的Substack频道;写一篇Blog;整理相册;去Steam上淘一个好游戏……简直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不过,儿子看来还缺些时候。我到初三才稍微开了一下窍,不能拔儿子的苗。
何况,儿子也有儿子的烦恼。我看了他最近的英语题目,包括数学试卷。有不少题都是那种「你猜猜我要考你什么」的题目。比如一句英语空两个位置让你填,目的其实是想让你填这个学期刚学过的某个词组。中国考生说不定真能答对,换个英语母语者来答,肯定不知道出题人脑子进过什么shit。
|
| 百发百中 |
这种「先射一箭再画靶子」的事情,从我还是学生起,直到现在,一直就没变过。所以能教出什么来,考试分数高的都是些什么人,可想而知。当公务员肯定是好材料,可惜我个性不适合。
前天儿子一张数学试卷58分,我跟他一道题一道题地看错在哪里。昨天他76分,我跟他说你如果认真答题不粗心,大概也就是这个分数,七十多,运气好能上八十。如果哪天你开始得100了,那我就要担心你的脑壳是不是开始方了。
|
| 不多不多,买不了熊猫 |
算了,咱家都是普通人,还是先从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开始吧,比方说先挣它一个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