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提醒

如果您打开本站很慢,布局排版混乱,并且看不到图片,那么可能是因为您还没有掌握用科学的方法上网的本领。

2025-11-03

原地复活

玩IT的朋友都知道,「自主维修」曾经有三大法宝:拍一下,重启试试,重装系统。

随着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拍一下」已经不好使了。重装系统一般是菜鸟才会使的招数——你当初怎么弄坏的,重来一次还是会弄坏。重启大法嘛,倒是一直还好使,特别是Windows这种东西。Linux用不太上,但是即使是iOS偶尔也还是会需要。

我的iPhone SE2,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屏幕不行了(参见《我的手机史(十三)——iPhone SE2》)。后来我买了一部美版SE3(国行已经买不到SE3了),把它换了下来。SE2从此退居二线,却也一直没真正退休。

美版SE3也有它的问题。说是无锁,但实际上有MDM锁,我算是被坑到了,拿到手一迁移就撞上了。当然因为价格低,也并没有被真正坑到,还借此搞到了一个靠谱的开锁工具。但不能迁移,也就意味着我的「传家宝」Surge 2没法继续用了,因为原作者已经把它下架了。我若不想投入,就只能在SE3上用着免费的Potatso,时不时就断一下,苦不堪言。

所以我这半年还把SE2留着,总觉得SE3只是过渡一下的角色,想着接下来买部行货iPhone的时候,还是从SE2迁移过去。我这两台手机上的App几乎一致。除了少数垃圾国产App,不允许多账号登录,例如支付宝和钉钉,没有办法只能先注销登录,其它App我都是两边一起用。数据也靠iCloud尽量同步。可以这样说:如果有必要,我只要把Sim卡换过来,很快就能转移回SE2上继续使用。

其实这样做也有一个副作用,就是我时不时会拿错手机,以及平时裤兜的负重变双倍。不过上个星期,我的这份「坚持」,终于有了回报。2025年10月26日,刚好是SE2过完五岁生日的10天之后,它的屏幕问题,突然自己就好了。

本来已经没抱什么希望了。一直想着去把屏幕换掉,顺便也换个电池。但又怕维修的时候非要我还原系统,所以一直没去搞。就这样拖着,结果26日洗澡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全键盘的时候p键可以按到了。

我直到现在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中校同志搞的鬼吗?是气温原因?或者是因为我当时把它带进了浴室里面用?到现在一个星期了,它仍然是好的,并不是回光返照。所以我又把Sim卡换了回来,主力手机回到SE2上,SE3就先跟它交换身份。

不知道这台SE2还能撑多久。电池的确不太行了,峰值电量只有76%了,需要我多加注意,但跟半年前比也没什么变化。话说近年推出的新款iPhone的电池貌似的确要好很多,或许是硬件上的改进,但我疑心是新版iOS的功劳。我SE3用了半年,峰值电量还是100%。本以为是障眼法,但太太21年买的iPhone 12 Pro Max到现在四年半了,也还有86%。所以Apple可能真的是想了点什么办法,只可惜我的SE2没早点用上这黑科技。

这件事给我的一个「启迪」就是:不少看上去已经可以「盖棺定论」了的事情,可能还有转圜的余地。所以,各位也请不要灰心,继续坚持,说不定再坚持一下可能就好了。

2025-10-29

连滚带爬

2025年10月28日晚,摄于下班路上

我最接近「连滚带爬」的时候,是一次从上海去北京出差。

低估了高峰期上海地铁10号线的装载能力,也低估了从地上跑到地下换乘所需的时间,更是大大地低估了上海虹桥高铁站的宏大规模。
我以为地铁到站还剩十五分钟,应该来得及。接着我就开始连滚带爬了。

长长的扶梯啊,仿佛没有尽头。背着个大包的我,怀揣脂肪肝,此时已经上气接不了下气。自动扶梯的台阶偏偏又特别高,可我的大腿已经几乎抬不起来了。
愧对家乡父老!比起郑智化来,我是真的靠手脚并用爬上去的。滚是没有真的「滚」,我可不想真的糗「死」了。

还好公司提前给我拿到了票。当年持纸质票更容易「通关」。我见过有人拿着身份证去,被人赶去取票,最后没赶上火车。
当然,那不是在上海,上海还是要好些,毕竟是后来靠「封城」真的「清零」过的中国「天花板」城市。


我最早见到郑智化的样子,是在香港的「卫视中文台」。
那个时候,我大概跟我儿子现在差不多年纪。内地电视台,那个时候就已经江河日下了。后来湖南卫视勉强算「中兴」,但我早已不再看。

开眼看世界,随即惊讶于「人家」的广告居然如此「有意思」,以及节目播出是如此准时。从来不延误,偶尔提前几秒无事可做,宁可播一个时钟的画面,也不再多插一个广告。
相比之下,内地电视台的广告多得让人想骂娘,还没意思。本地的录像台倒是更守时一些。

除了卫视中文台的主台,还有音乐台,时不时播点MTV。有一次甚至还播了张学友92年演唱会,分了上下半场,我用VHS完整录了下来。还记得从《花花公子》开始的关之琳的伴舞。下半场上来第一首歌就是《夕阳醉了》,萨克斯的音色也把我吹得如痴如醉。这次60+演唱会,很可惜没法有昔日的任何感觉,遗憾。

郑智化的歌,当时正当红的是《星星点灯》。《水手》是上一波,MTV偶尔也有播出。另外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麻花辫子》。

其实《星星点灯》和《水手》的路数很相似,用现在的话来说,Vector离得比较近。我还记得在《重庆晚报》上看到过一小块「豆腐干」,评论说《星星点灯》缺乏创意,不过是《水手》的翻版,郑智化江郎才尽云云。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还没有概念,后来真的听了这两首歌,倒也时常把旋律搞混。

《重庆晚报》上的音乐评论,也有挺不靠谱的。我曾经看到过另一块「豆腐干」,抨击《心雨》的「资产阶级爱情观」,说明天就要「成为别人的新娘」,今天还要「最后一次想你」,简直是伤风败俗。那个时候我还只是小学生,看了也只能暗暗记在心里,不足为外人道。

在《星星点灯》和《水手》里面,郑智化的「残疾人」感觉还不明显。不过《麻花辫子》里面就比较明显,拄着拐杖。我跟着哼了几句,结果被外婆向父母打小报告,说我有「早恋」的苗头。可班上也没有麻花辫的女同学啊?

其实中国大陆也有一个还算出名的残疾人歌手,还上过春晚。1987年春晚,不是现在网上搜到的那个87年生的小伙子。郑智化是腿不好使,他是腿没了。这次若是换成是他,工作人员可能会「轻松」一点吧,各种意义上。

当然,在网络酸民眼里,这些都不是事。重要的是中国南波万,以及必须赢两次。


这次十一回了一趟重庆。跟父亲吃了两次饭。
他总是劝我,去试试看办一张「残疾证」。这次又被我拒绝了。

他可能觉得,自己靠着残疾人身份,得了不少好处。坐公交车自不必说,穷游「大好河山」也省了不少门票钱。
另外一个理由就是,我姑父靠着股骨头坏死的残疾证明,提前了几年退休了。

我让他省省吧,还提前退休呢。太太的闺蜜得了癌症都没法提前退休。今时不同往日了,我甚至都没指望过自己还能拿到养老保险。
但是冲他吼了半天,嗓子都哑了,他反正也听不见,自顾自地说自己的。

算了,反正火锅店里面也吵得很。外面跳广场舞也吵。吵死拉倒。

2025-10-24

程序员节,闻逆流有感

「惊闻」《四中全会决定大幅提高科技自立》,感觉到大概率又要搞一波运动了。

学大寨?放卫星?大炼钢铁?超英赶美?
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借此机会大发「国难财」,不知道有多少从我这里上缴的税费溜进了这些投机者的口袋。

作为深受「信创」其害的IT从业人员,退休之心不由得更加迫切了。躲进小屋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反正种子我已经播下去了。

若要问我有什么想说的:如果《中科院反右中消失的一页——寻找青年物理研究者刘治平》这种事情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包括那虽然幼稚可笑但起码是个态度的「平反」,以及彻底的清算和至少两代人以上的反思,那么所谓「科技自立」,只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南柯一梦耳。

以及,以上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听说现在义务教育不教「逻辑」,有不明白的请自行弯腰摸石头。

图片来自《中国数字时代》,阿平漫画


加油2025

图片由ChatGPT生成,[惊喜]它能正确生成含中文的图片了

根据Blogger的统计,2008年,我写了59篇Blog。
今年我已经写了52篇了,加上这篇,是53篇。

该用什么词汇来形容呢?中兴之年?垂死病中惊坐起?啊呸!

去年重新开始在Blogger上写Blog之后,写了31篇,我已经很惊奇了。已经算是2008年以来的新高。今年再加把油,努把力,或许可以超过2008年的数目。

神马?2007年有110篇?那个时候真的是话痨,现在不敢想了。2006年的部分,还在整理中,数目并未确定,不知道是会更多还是更少。

这篇Blog,本来应该等年底总结的时候,再来说这些话。不过我也想给自己打个气。2025年还剩下至少两个月,7篇Blog,只要我不要太懒,也不要遇到什么事情,应该能够做得到。

把话先摆在这里,也算是一个鞭策,回头再来打自己的脸的时候,就会更疼一些。

以上。

2025-10-23

开设Substack

图片来自网络

在Medium上也有写东西,有一些也发在了Blogger上。除了简繁体,与Blogger这里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多一份《上海日记》。

一度觉得Medium上的书写感觉很不错,简单、纯粹。因此尽管它对中文内容诸多「打压」,我还是一直坚持。我并不介意推广的事情,反正我又不打算靠这个赚钱。

直到Medium开始把邮件推送从提供正文全部内容,改为只给出前半截,然后引流到Web站点去。那个「Continue reading」,搞得我火大。

我知道Medium不是Substack,商业模式不一样。如果大家都在Mail里面去阅读,没人访问WebSite,那它就没钱赚了?不清楚。Medium的商业模式一直改来改去,我也看不明白。
但起码它现在想的是要把人拉回去,于是把内容藏起来不让邮件订阅者看。这与我想让别人「通过邮件看全文」的需求,是背道而驰的。

于是,我在Substack上开了Publication。

Substack给我的书写感觉也挺不错的,起码我写个日记希望有的那些功能它都具备。而且中文作者在上面好像要稍微更活跃一些,推介算法也更友好,至少我还能在Home上发现一些活人。

新的Publication并无意推广,随缘吧。毕竟名人有云:「知道得少一点,可以活得久一点」。
话说,其实我写本文,也只是想吐槽了一下Medium而已。

2025-10-22

亲历AWS网络大故障

周一下午,我刚完成从Medium搬运到Substack的第一篇文章,正要去看效果,就发现Substack的网页时常报错,很难打开了。

一开始还只是某些访问有问题,多刷几次能出来。后来就渐渐地总是刷不出来了。正在疑惑是怎么回事,转去看Medium,发现Medium也开始不稳定起来了。报错代码是504,Cloudflare报的。

本以为是GFW的原因,但报错代码是500,有时是503。这是后端服务器有问题的错误代码,看起来跟GFW没关系。而且504是Gateway Timeout,GFW显然不可能干扰Cloudflare的回源。我开始认识到这次可能是有什么Internet基础设施故障了。不知道这两家原本是竞争对手的公司,基础设施怎么会搞到一块儿去的?比较大概率是AWS,因为Google的服务很稳定,微软也没出问题。

我用Google搜了一下,貌似还没什么新闻。Reddit上有少量用户在各自的专区反映Substack和Medium出了问题,从印度和葡萄牙的访问都有问题,美国本土倒是好像没人说。我登录了Reddit账号,也上去写了两句,接着等消息。

图片来自网络

没过多久,BBC有动静了,报道说AWS出了事故。据说是美东一区的DynamoDB访问出现报错和延误。我自己其实也从AWS的Status页面上刷到了这条消息。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正在经历一次全球性的IT基础设施故障。有Reddit用户说Trello和Hulu也在波及范围,我上Trello看了一眼,好像还没事。

再后来没多久,Reddit上也有人在贴这个新闻。从BBC的报道来看,影响面挺大的,一些网游和银行都受到了波及。英国那边有点气噗噗,觉得凭什么美国佬儿的故障要影响到我们Great Britain。最后的阶段,连Reddit也开始访问不稳定了。

可气的是,自始至终,无论是Substack还是Medium,他们自己的Status页面上一直都是OK的。这样的页面看来只是一个摆设。

不过恢复也挺快,AWS更新了Status说已经定位到了原因之后,不到半小时,访问就纷纷恢复了。下班前我试了一下Substack和Medium,二者的服务都已经正常了。

2025-10-17

Chrome与黑魔法师

我曾经在Chrome的123版本上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

为什么坚持用Chrome的老版本?
因为如果升级到>=124的版本,我用的Shadowsocks就会出问题。时不时就卡住一两分钟。完整关掉Chrome重新打开,可以立即恢复,所以并不是被封锁了。但遇到的频率很高,总不能一直这样关掉整个Chrome,所以我就不去升级了。

不去升级,Google会自己给我升。有一次我一个疏忽,儿子不知道干了什么事情,就把版本升到了137。我一边回退版本,一边研究如何禁止Chrome自动升级,后来在这方面也算是小有心得。

前不久,我发现这次是必须升级了。因为如果不升级,Google就不让我用Gemini了。网页上元素出来不全。查了一下,应该是因为123版本的Chrome不支持ch-ua-form-factors。这事让我焦虑了好一段日子,最终还是下决心动手了。
回想起我的iPhone,当初「被迫」升级到iOS 16,也是因为如果不升级就不让我用ChatGPT。AI真的是人类「进步」的第一大推动力。


我也曾经在Shadowsocks-libev 3.3.5上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比Chrome 123还久。

可不是因为怀旧。尽管我的确一直秉承着「东西还能用就不要去动」的理念,但作为一个从事软件开发的技术人员,跟大势如此脱节并不是什么好事情。我也心知肚明,因此gfwreport我都有认真看。现在技术路线是五花八门,乱花渐欲迷人眼,但食死徒对TLS盯得很紧,QUIC也是风口浪尖。我这抱残守缺的做法,倒也能偏安一隅。

这次铁了心要搞个清楚,到底是Chrome 124的X25519Kyber768搞出了问题,还是伏地魔又玩出了什么鬼花样?

留意到一个现象:用新版的Chrome访问HTTPS站点,10秒之后就会准时有Replay Attack报到。换成123版本就没有问题。还没搞明白Replay Attack与我遇到的现象具体有什么因果关系,但二者有关联是肯定的。

或许X25519Kyber768导致TCP流出现了特别的头部特征?我记得Chrome 124刚上线的时候还闹出风波,就是Client Hello导致了问题。从我并没被封看来,对方也拿不准,起码没有得出任何结果。但或许跟AEAD的抗重放机制一相互作用,就出了问题?个人能力不足,难以最终搞清楚,我不打算继续研究了。


这次还是用「土办法」去解决了。没去换技术路线,只是想办法把流量特征藏了起来。可能也是个小众的做法,但在第五、六集这种困难时期,隐身衣可是好东西。

图片由Google Gemini生成

解决方法就不在这里细说了。法师的名字要是被对手知道了,那还得了!

2025-09-29

大锅慢炖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太太所在的幼儿园食堂,最近天天被人检查。之前以为几天就能完事,但现在说是要「天天」来,不胜其扰。

来检查的,是「市场监督」的人。据说只要是由绿捷供餐的学校,就会有人来查。上海这样的学校恐怕很多。我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来头,总之学校的保健老师天天陪着检查,尽查些「不能用钢丝球」之类的事情。好不好吃?抱歉,学校给的要求就是「烧熟,能吃,没毒,营养够」,「好吃」并不在其中。

味精不能用,盐也严控数量,好吃才有鬼了。不过好吃的不健康,健康的不好吃,这话大家也应该听过,所以不应该有抱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味觉还没怎么开过光,就这样也挺好。不然像我儿子现在这样觉得学校的午餐「狗都不吃」,全家和罗森的饭团以及我的钱包就都要遭殃了。

当然,那是从前的事情了。现在幼儿园也有「陪餐」制度了。家长可以申请,目前是一周一次,有名额限制,吃的东西跟小孩一样,所以保健老师现在也要犯愁了。校长要求做到「色香味俱全」,开菜单的人最头疼。我只是跟太太强调说不要去买颜料。

听太太说,隔壁的小学和中学,不光是食物由绿捷供应,食堂的人也是绿捷的人,等于是整个「吃」的部分被承包了。预制菜送进去,连分盘的都是绿捷员工,学校完全不沾手。据太太回忆,之前有过几次,觉得食材不新鲜,向上头反映,过了一会儿会有隔壁小学的人送菜过来 ,敢情都是同一个公司的。

听说现在这些中小学校长们还得去安抚食堂的员工,告诉他们绿捷公司现在还没真出事,要安心干活,人心不要散……

附本期推荐菜品:医生在抱怨拉肚子

2025-09-26

最近比较忙

图片来自网络

最近真的比较忙,以至于自己私下里要记的日记,已经堆了快两个星期了。按理说Blog更是顾不过来,不过中途有个绿捷的事情,刚好有点新鲜货,先写了一篇,因此还算是没沉默多久。

说起绿捷的事情,也顺便说一下。太太所在的幼儿园食堂,最近有「上面」的人来检查。据说要查三天,只要是有绿捷供货的学校食堂,就会来查。看来绿捷这次有点「脱不了爪爪」了。

不过我也跟太太说,能在上海封城的时候给居民送菜的保供公司,上头也肯定有人。后台是一定有的,只是不知道硬不「硬肘」。也许就是少林寺大和尚那种后台也说不定?总之再等等看吧。反正儿子这个星期我都是从全家和罗森给他供应的午餐了。

上上周是公司旅游,去了嵊泗,三天两晚,一整个周末加周五半天都用掉了。晚上回到上海,天都已经黑了。近来的「债务」,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拖欠下来的。

另外,上个周末去看了张学友的演唱会。这个周末又只休息一天。这些「债务」,我只怕是一时半会儿还甩不掉。

唯一没有耽搁的事情是读书。山冈庄八的《织田信长》,可能还是在「大众书局」买的,那估计有十五年以上了。从来没读过,顶部已经有点霉斑了。最近翻出来跟猫一起吃,上半册已经快看完了。写得很不错,是优秀的小说家,读起来很容易上头。将来也应该会推荐给太太和儿子,只是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去看。

我已经自认为是普通人里面对日本战国时代的历史了解颇多的类型了,然而还是有不少的事情是之前不了解或者没怎么在意过的,果然是活到老学到老。也因此,把《太阁立志传5》重新捡起来,中午抽一点时间在玩。于是,写日记的时间就更紧张了。

DX版还没舍得花钱去买。之前买了JA3,以及《死亡空间》,也都还完全没有时间去玩。前天晚上抽了半小时,把《绯闻女孩》全六季的字幕给做进MKV里面了,做到手快抽筋,还真是个力气活儿。

韩剧也补了不少。但时间和空间都开始捉襟见肘起来。刚发现硬盘又涨价了,我之前1699买的西部数据16TB氦气CMR盘,现在要2899,离翻倍已经不远。先用家里剩的那堆1TB拆机盘顶顶吧。时间、空间和Money我都缺啊,肿么办?

2025-09-18

也说说绿捷的事情

图片来自网络

并不是「棒打落水狗」,也不是「墙倒众人推」,这墙一时半会儿估计还倒不了。

但是我太太是在公立幼儿园里面食堂里干活的,给这家幼儿园送菜的也是「绿捷」,晚上跟我抱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再加上我儿子在学校吃的也是「绿捷」提供的A/B餐。这样的话,我这个家属应该还是有一点儿发言权的。

儿子目前上初中,遇到的情况跟网上流传的其它情况基本一致,也就没什么好多说的。
他从去年上了预备班(六年级)之后,就说午餐「难吃得一B」,然后不怎么吃饭了。下午肚子饿的问题,靠我头天从全家或者罗森买的饭团解决,回家以后再上演《饿狼传说》。

太太所在的幼儿园,蔬菜配送一直是「绿捷」。水果、饼干、奶粉,包括饺子皮和馄饨皮,则是一家私人公司配送。从去年开始,水果这些也由「绿捷」提供了,现在只有饼干和奶粉是那家私人公司在送。
据说上海大部分学校都统一由「绿捷」提供A/B餐,一碗水属于是端平了。幼儿园还能拿食材自己烧菜吃,已经算是很给「未来的花朵」面子了。

太太对于这个「绿捷」,那是相当的有意见。

首先,送来的菜,肉眼可见的品质就差。菜里面烂叶子很多,不新鲜。荤菜是另外一位同事负责处理,她不是特别清楚,但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据说肉类也不新鲜,反正她午饭里面荤菜是不吃的。
而且,态度还很差。菜有问题,向上面反映。「绿捷」那边说它们的菜没有问题,第二天还是一样的差。

水果也是不新鲜。比如葡萄,有许多都是软掉烂掉的。按照太太的说法,比那家私人公司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说点真话,爱国人士B小将们不要不爱听。那家私人企业,送来的水果不仅品质好,出了问题也是第一时间赶紧处理,态度非常好,绝不怠慢。要是真有质量问题,往往还赔过来很多好东西。

价钱贵不贵我不知道,都是「招的标」,不是卖路由器的,我就不清楚了。但据太太说,「绿捷」的东西价钱比私人公司还要贵。同样的东西,私人企业卖15,它要20。
我跟太太说,人家是要真正靠这个营生赚钱谋生的,不像有的公司靠的是亲戚,黑心钱怎么都有得赚。

对了,其实圈子里面都在传说「绿捷」是某位惹不起的人物的亲戚开的。这说法早就在传了,不是今天,更不是今年。我认为是小道消息,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不过要知道,古语说得好:「空穴来风,事出有因」。

太太已经让儿子别吃学校的午餐了。大家都不吃,让「绿捷」喝西北风去。
等着吧,好事情还在后头呢。